以品格強項「熱情與幹勁」規劃全年的週會範疇。透過嘉賓講座,分享生命見證,讓學生深度認識「熱情與幹勁」,並立志透過發揮品格強項,對身邊的人事物帶來正面的影響。
a. 胡藹的《Sand Tales 沙說》及沙畫學習者Trada的分享(視障人士)
(勤勞 堅毅 尊重他人 責任感 關愛 同理心)
目的:讓學生認識沙畫,並在學習和創作時不要害怕犯錯、克服困難及運用自己的強項幫助有需要的人。
內容:沙畫介紹、示範及個人經歷分享
b. 阿棍屋創辦人Ivy
(勤勞 堅毅 尊重他人 責任感 關愛 同理心 生命教育)
開設流浪動物中心,成立深水埗善行動物診所,為流浪動物提供免費治療服務。
c. 方健儀—前新聞主播
(勤勞 堅毅 尊重他人 責任感 關愛)
d. 梅威倫—口罩傳恩 上帝掌舵
(勤勞 承擔精神 堅毅 尊重他人 責任感 關愛 同理心)
e. 香港導盲犬協會《導盲犬講座》
(堅毅 尊重他人 責任感 關愛 同理心)
在講座中,主辦機構展示導盲犬的工作,以及導盲犬如何改變視障人士的生活及社交體驗。視障人士羅先生更帶同他的導盲犬 Faith,為我們講解及示範導盲犬如何引導他到達目的地。我們亦認識了嚴重眼疾,例如:青光眼、黃斑點病變、白內障,以及全失明的成因和後果。最後,我們了解到如何為視障人士出一分力,包括擔任 幼犬的寄養家庭、主動詢問疑惑的視障人士是否需要協助等,讓學生學會發揮同理心,幫助有需要的人。
f. 《路向四肢講座》傷殘人士協會生命教育活動
(堅毅 尊重他人 責任感 關愛 同理心)
由生命講師古君禮分享個人經歷,鼓勵學生勇敢面對困難。古女士自少患上罕見的疾病,令她行動不便。她記得小時候每天都會跌撞五、六次,但仍然堅持上學,從沒缺席,因為她十分喜歡上學。她更努力學習地壺,最後成為運動員,代表香港出賽。她亦是一名地壺導師,透過自我 突破的經歷,去勉勵學生,活出精采的人生。 當天,古女士問學生對坐在輛椅的她有何感受,學生都說:「很慘啊!」她卻說她很感恩,有很多發明家為傷健 人士發明很多產品,方便她們生活。她樂觀感恩的態度迅即感染全場學生。
g. 福音設計師謝采恩
(勤勞 承擔精神 堅毅 尊重他人 責任感 關愛 同理心)
謝采恩於大學時以一級榮譽畢業,之後受聘於4As廣告公司,人生看似一帆風順,那知她後來由於工 作失誤而被公司辭退,亦因此令她患上思覺失調。後來她決志信主,接受診治,身體漸漸康復過來。在講座中,她透過自己設計的漫畫,向學生分享主耶穌的大愛。她還告訴學生她每天都會畫一幅畫,再透過在臉書專頁「我愛主耶穌 I love Jesus」分享天父給的經文感動,希望有更多人認識主。
h. Watoto《兒童合唱團校園分享會》
(勤勞 承擔精神 堅毅 尊重他人 責任感 關愛 同理心 生命教育)
Watoto《兒童合唱團》透過歌舞表演、見證分享和互動訪談,讓學生烏干達兒童從痛苦絕望轉為歡欣慶祝的生命見證。孩子要告訴世界:「無論你正在經歷甚麼,都可以擁有歡笑和希望。」其中一個兒童分享自己是 被遺棄在醫院的早產嬰兒,但神的愛改變了他的生命,使他不但認識救恩,而且可以享受家庭樂,神的愛真是 無可比擬的!分享者鼓勵學生們可以向天父祈禱,將所有難處交託給祂,天父定必聆聽和幫助我們。
i. 中醫師徐澤昌博士,分享他的成長路以及如何透過自我管理追求理想。
(勤勞 承擔精神 堅毅 仁愛)
j. 音樂家及社企大台主創辦人趙增熹,分享他的成長路以及如何發揮他們的性格強項。
(勤勞 承擔精神 堅毅 仁愛)
k. 王志淙博士《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生命教育講座,王博士是我們的校友,縱使在艱辛的環境成長,他感恩學校給予的一切,讓他成為一個博學多材的人,活出豐富多采的人生。
(勤勞 堅毅 孝親 尊重他人)
l. 《中年好聲音》黃劍文,以歌聲及生命的改變見証主耶穌的恩典。
(勤勞 堅毅 孝親 尊重他人)